''柚子的Blog''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饑餓的蘇丹》by 凱文卡特 Kevin Carter普立茲新聞獎是美國新聞界最高獎。在1994年4月公佈的獲獎名單中,共有14個獎項,其中“特寫性新聞攝影”(Feature Photography)獎項是由南非“自由記者”(freelancer) 凱文·卡特的獲得,作品就是這張有關一個蘇丹小女孩的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荒涼的蘇丹原野,沒有任何可以果腹的東西。一個瘦得皮包骨頭的蘇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濟中心的路上,虛弱得再也走不動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遠處,蹲著一隻碩大的禿鷹,正貪婪地盯著地上那個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著孩子倒斃,享用即將到口的“美食”。照片的內容似乎異常地平靜,裡頭沒有人發狂似地嚎叫呼喊,也沒有恐懼,沒有瞪大的雙眼,更沒有流血鏡頭,且似乎這樣的事在非洲實屬平常,但它卻蘊涵著無與倫比的震撼力。它不灑狗血,但相信看過照片後,許多人會像被拳頭擊中一樣地發愣,這是它的張力。93年,卡特來到戰亂、貧窮、饑餓的非洲國家蘇丹採訪。一天,他看到這樣一幅令人震驚的場景,於是他搶拍下這一鏡頭。當年的3月26日,美國著名權威大報《紐約時報》刊登了凱文·卡特的這幅照片。接著,其他媒體很快將其傳遍世界,在各國人民中激起強烈反響。照片刊出,全世界之所以為之震撼,為之哭泣。使得蘇丹醜陋不堪的現狀一時之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責難的焦點-這個全世界內戰打得最久的國家。當時,卡特是和他的朋友,另一位自由攝影師西爾瓦到北部邊界去拍攝遍地餓孚的蘇丹的內戰進展。飛機一降落,卡特就著手拍攝那些飢民。為了能讓自己從成堆的快要餓死的人的悲慘景象中放鬆一下,他走進了灌木叢。一陣緊張卻又無力的啜泣聲吸引了他,原來是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食品發放中心爬行。正當他蹲下來拍照時,一隻禿鷹落在鏡頭裏面。他在那兒等了20分鐘,希望那隻禿鷹能展開翅膀。拍完照片後,卡特趕走了禿鷹。注視著小女孩繼續蹣跚而行,安然抵達救濟站後。然後坐在一棵樹下,點起一支煙,念著上帝的名字,口中喃喃自語「上帝啊!可我必須先工作,如果不能照常工作的話,就不該來這兒…」,然後,他放聲慟哭。照片刊出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成千上萬的人來電詢問這小女孩最後是否到達了救濟站。卡特得獎之後,更多人提出了質疑,也更直接地質問卡特,他自己在拍照的同時,到底做了些甚麼真正對那瀕臨死亡的孩子有所助益的事情?卡特誠實告訴大家,當時,他趕走了那禿鷹,把身邊帶的水和一點點乾糧給了那個孩子,看著他走向給饑民發放食物的救濟站,這才驅車離開。然而,質疑者並不滿意這個回答,他們直指卡特冷漠、自私、不顧他人死活,甚至他們直截了當地質疑卡特拍照時是否心懷善意。拍下這張照片的十四個月後,凱文‧卡特來到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領取了一九九四年的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一時之間,他成了大眾注意的焦點。大獎帶給他的並非是榮耀,在獲獎的2個月後,也就是1994年7月27日的晚上,卡特開車到約翰尼斯堡一個他小時候常去玩的地方。穿著T恤和牛仔褲,頭枕著背包躺在汽車座位上結束了他33歲的生命。他的死是一次明顯的自殺行為,死因為二氧化碳中毒,他在汽車的排氣管上套了一截綠色軟管,把廢氣導入車內。警方在他的座位上找到一張紙條:“真的,真的對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卡特自殺了,質疑者卻仍不肯放過他,口口聲聲,這個「美國」記者「僅止於按下人生鏡頭的快門,然後漠然地擦肩而過!他死於羞愧,並不足惜!」然而似乎質疑和批評別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這些咄咄逼人的問話卻偏離了一個基本事實,卡特本人三十三年生命的軌跡。卡特在一九六○年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個白人中產階級家庭,當時的南非實行的是種族隔離的政策,曼德拉領導的爭取人權的民主運動正在艱苦地奮進中。童年的卡特無法忍受白人對黑人的踐踏,而大聲地抗議,遭到父母的斥責。他母親說,黑人已經「習慣」於別人給予他們的,並不把他們當人看的待遇。在這種情形下,任何人都無能為力。卡特大叫,「一定有辦法的!」從此,他不再有快樂的童年。他成為憤怒少年,又成長為憤怒青年。在軍中,因為他同情、關心黑人的境遇,他曾經被同在軍中的右翼分子打成重傷。當他考進美國《時代》雜誌約翰尼斯堡分部,他對黑人的關注才得到同事們的認同,他的專業才能也才得到了充份的肯定。 這是李家同先生的「看圖說故事」

文章分類: $ <雪兒> $ 此分類上一篇: 常識~ 你知道嗎? 此分類下一篇: 【詳解】丁丁是個人才?!
maple5288 at 無名小站 於 12:23 PM 發表 回應(0) 引用(0) 轉寄給朋友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http://www.euphocafe.com/articles/article_01.htm


未來替代能源---天然氣水合物
經濟部地調所經過三年的探測後確定,在台灣高雄、恆春外海深水海域蘊藏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可燃冰」,應有五千億立方公尺以上,若能全部開發,可供國內使用五十年以上,產值逾五兆元。可燃冰是學名「天然氣水合物」的俗稱,是指自然界在低溫高壓環境下所形成的一種富含甲烷氣(俗稱沼氣)的冰狀物,外觀就像冰塊一樣。由於自然界產出的天然氣水合物,所包含的氣體分子以甲烷為主,故又稱為「甲烷水合物」。可燃冰被認為是石油、碳等傳統能源的可行性替代品,目前估計全球可燃冰所含的甲烷總資源量約有二萬兆立方公尺,換算成有機碳含量約有十兆公噸,約為目前已知所有傳統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有機碳總儲量的二倍。近年中國、美、加、印度、韓、日,皆競相對其經濟海域的可燃冰藏量展開調查,並積極研發開發技術,預計在二○一五年或二○一六年前達成商業開發的目標。今年六月間,大陸在南海北部,東沙群島西南方的神狐海域水深一千五百公尺以上地區,成功鑽得可燃冰的岩心標本。高雄外海域與大陸鑽井的神狐海域具有相同的地質環境,且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台灣西南海域可燃冰存在的徵兆遠較神狐海域明顯。但是,政府至今並無編列任何開採及研發預算。
加入書籤:
show_external_bookmark('tidus0111&article_id=9409229','未來替代能源---天然氣水合物 -- 無名小站精選');

當日人次: 1 累積人次: 1
文章分類: 未分類文章
tidus0111 at 無名小站 於 08:23 PM 發表 回應(1) 引用(0) 轉寄給朋友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太陽能建築solar power plant【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漢語拼音】taiyangneng jianzhu【中文詞條】太陽能建築【外文詞條】solar building 【作  者】唐璞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建築‧園林‧城市規劃/建築學/建築設計/太陽能建築利用太陽能供暖和製冷的建築。在建築中應用太陽能供暖、製冷,可節省大量電力、煤炭等能源,而且不污染環境,在年日照時間長、空氣潔淨度高、陽光充足而缺乏其他能源的地區,採用太陽能供暖、製冷,尤為有利。目前太陽能建築還存在投資大,回收年限長等問題。 在建築中利用太陽能供暖和製冷的方式,基本上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系統。但是這兩種太陽能系統,都必須採用輔助熱源,以便在一年中最不利的情況下保證提供所需的全部熱能。主動式太陽能系統 靠常能(泵、鼓風機)運行的系統,由集熱器、蓄熱器、收集回路、分配回路組成,通過平板集熱器,以水為介質收集太陽熱。吸熱昇溫的水,貯存於地下水櫃內, 櫃外圍以石塊,通過石塊將空氣加熱後送至室內,用以供暖。如將蓄熱器埋於地層深處,把夏季過剩的熱能貯存起來,可供其他季節使用。主動式太陽能系統按傳熱 介質又可分為空氣循環系統、水循環系統和水、氣混合系統。被動式太陽能系統 用建築物的一部分實體作為集熱器和貯熱器,利用傳熱介質對流分配熱能的系統。被動式太陽能系統利用建築材料的吸熱性、蓄熱性和傳熱介質的對流收集熱能,貯 存熱能,分配熱能。被動式太陽能系統在冬季吸收熱能作為供暖的熱源,在夏季把建築物內的熱量散發出去,作為調節室內溫度的冷源。被動式太陽能系統的能量利 用比較充分,效率較高,經濟實惠,且簡而易行,發展前途比較廣闊。在中國新疆、內蒙、天津、甘肅等地區已有多處採用。目前被動式系統有以下五種﹕直接收益式:在房屋的朝陽面設置大面積雙層玻璃窗,利用室內的地面和牆體,作為蓄熱體吸收太陽能。蓄熱體可用混凝土、磚、石等材料,表面最好用深色。白天蓄熱,夜間利用所蓄熱能供暖。水牆式:將朝陽牆面做成裝水的牆體,牆外設玻璃幕牆,兩者之間留出空氣隔層。在冬季的白天,陽光把水牆加熱後向室內散熱﹔夜晚關閉活動的隔熱保溫板,使已蓄熱的水牆能保證室內熱量不致散失。夏季還可利用水牆作為隔熱牆之用,防止輻射熱入室。蓄熱牆式:將朝陽牆面做成厚重實牆,外塗黑色,外層設玻璃幕牆,兩者之間留出空氣隔層。實牆上留出適當的採光面積,上、下留洞口。白天室內 的冷空氣通過下部洞口,進入空氣隔層受熱上昇,經由上部洞口進入室內,如此形成對流循環,室內溫度即可不斷提高。夜間將洞口關閉,並下簾幕,使室內熱量不 致散失。夏季開啟厚牆和玻璃幕牆上的小窗,可通風降溫。太陽溫室式:在房屋外部建一玻璃溫室,與室內有洞口相通。白天太陽將溫室加熱後,實牆已蓄熱,熱量即散入室內。實牆也可設計成隔熱用的水牆。溫室也可以作為一個附加的、陽光充足的空間,作為生活起居之用,可以種菜、栽花或作室內綠化,但在夏季要有遮陽措施。屋頂水池式:在屋頂上用透明材料做成水袋或水池,上蓋活動式隔熱保溫板。在冬季的白天,將保溫板拉開,太陽將水加熱,夜間關閉保溫板。水有較大的熱容,可持續向室內散熱。夏季的白天大部分陽光被保溫板所反射,其餘被水吸收,水袋或水池起隔熱作用﹔夜間打開保溫板,使之散熱、降溫。西方觀點 太陽能
太陽能 solar energy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中文詞條】太陽能 【外文詞條】solar energy

「素食才是人類遏止全球暖化的根本辦法」
作者:諾姆.莫爾(Noam Mohr)環保人士忽略「素食是人類遏止氣候變遷的最佳利器」 摘要:全球暖化讓全球環境面臨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但因為焦點全部集中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的環保組織所發表的數據,無法顯示我們今天所得知的其他氣體,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元兇。結果,他們自然就忽略可以在一生當中,有效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最佳對策:倡導素食。全球暖化與二氧化碳:環保團體認為全球暖化對地球形成的威脅最大,這個面向是正確的,全球氣溫已經至少高於過去千年以來的記錄,而且增加的速度遠超過科學家的預測值,該預期後果包括沿海氾濫、極端異常氣候的增加、疾病的蔓延和大量的物種滅絕。

...

甲烷與素食主義:最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顯然就是甲烷,而全球最大的甲烷來源,就是畜牧業。甲烷所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幾乎是所有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總和。甲烷是一種溫室效應威力,比二氧化碳強21倍的溫室氣體,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達工業革命前的31%,甲烷濃度卻已超過兩倍。人為因素的二氧化碳排量,只佔自然界來源的3%,而甲烷卻是自然界的1.5倍。事實上,人類所致甲烷的釋放作用,可能加重暖化情形,反過來刺激濕地有機微生物的腐敗--這是自然界甲烷的最主要來源。由於全球人為所致的暖化現象,幾乎有一半是甲烷排放所造成,因此,減少甲烷排量應是當務之急。甲烷的來源包括煤礦業和垃圾掩埋--但遍布全球的最大來源是畜牧業,一年可以製造一億噸的甲烷,而且該數字仍在持續上升中:全球肉品消耗量在過去五十年已翻升五倍,而且看不到什麼減少的跡象,約85%的甲烷源自牲畜的消化過程,雖然一頭牛所釋放的甲烷量相當少,但全世界數以億萬計的牲畜,對環境產生的集體效應卻相當鉅大。畜牧業另外15%的甲烷排放來自大量的「鹹水湖」,用來儲存未處理過的牲畜排泄物,而且在美國早已被環保人士以污染水源的禍首名義,成為眾矢之的。結論很簡單:減緩全球暖化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說是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只要加入素食(或嚴格一點:純素)行列,我們就可以遏止甲烷排放的最主要來源--這個要為當今造成全球暖化效應,負起幾乎一半責任的溫室氣體。素食的優點多於二氧化碳減量除能立刻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優點之外,改食用無甲烷排放的食品,要比找出降低二氧化碳排量的切入點更為容易。首先,不需限制溫室氣體減量,因為在採行素食的過程中,即可以達到該效果。原則上,甚至可以做到100%減量,只會略微產生一點負作用而已,相反地,要透過減少二氧化碳達到相同的減量效果,無法避免對經濟產生破壞作用,即便是信心十足的二氧化碳削減策略,也還達不到削減一半的程度。第二,改為較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飲食,比改變石化燃料技術,以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快,大部分的反芻動物農場,牲畜進出率為一至兩年,所以減少肉品消費,幾乎可以立即明顯降低甲烷的排放,汽車和發電廠的更新率,換言之要花數十年,即便很便宜,而且也有無廢氣排放的燃料可供使用,但當今我們經濟所仰賴的大量基礎建設,也要花多年的時間建造,並且緩慢地逐步替換。同樣地,甲烷不像二氧化碳可以在空氣中存續一個世紀以上,它只能在大氣中循環八年,所以降低甲烷的排放量,可以快速地讓地球清涼一點。 第三,削減二氧化碳排放,要和汽車與石油企業等強權和富豪事業相抗衡,耗時費力。環保團體已就高效能燃油的休旅車,及淘汰無法符合現代環保標準的發電廠等議題,進行多年的遊說行動,仍然無疾而終。而在此同時,素食品卻隨手可得,而且每餐都能發揮減少農牧業甲烷排放的作用。另外,民意調查顯示,民眾關心全球暖化現象已經很普遍,而熱心環保人士卻時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除非是剛好要買車或大型電器,多數人都想盡點心力、做些改變,但除了寫信給國會議員和關掉電燈之外,卻不知道要由何處切入。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是關心全球暖化的民眾,每天都能採取的幫助地球行動。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降低源自飼養牲畜的溫室氣體,對環境有很多附帶利益,因為較少的甲烷含量,可以減少對流層所含的臭氧量,它會污染及危害到人類健康和農作物。此外,排放甲烷的工廠化農場,同樣也耗盡國家的供水系統,大部份的野生環境被剷平,供做牧場用地和種植飼料作物。增建牧場以滿足西式與日俱增的肉品食慾,已經是造成第三世界國家伐林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工廠化農場囤積排泄物的鹹水湖,是造成水源污染的頭號元兇,確實,由於畜牧業對石化燃料的高度需求,一般美國人的飲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遠超過一個蔬食者。 良心建議:各類型的組織團體,應考慮將推廣素食,列入抗全球暖化活動的主要項目之一,至少積極倡導環保的人士,應該在任何對抗全球暖化的活動中,建議個人可以採取的實質行動,提到素食。政府應擬定政策鼓勵素食,可採取的機制包括對肉品課徵和汽油一樣的環保稅,提供農牧場轉型補助金,鼓勵種植農作物而非畜牧,或由政府經辦加強素食方案,例如學校營養午餐或發行素食糧食券等。資料參考(http://earthsave.org/globalwarming.htm)資料來源:http://blog.sina.com.tw/global_warming/article.php?pbgid=56084&entryid=57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