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的Blog''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熱帶雨林破壞的現狀
分類:放眼天下
2007/07/25 20:38

◎ 熱帶雨林破壞的現狀
在人類開始有組織破壞森林以前,地球陸地約有43%覆蓋著森林,而熱帶雨林約有5000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6%。根據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FAO)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共同調查,由於人類砍伐,1980年代末熱帶雨林的面積已不足1900萬平方公里,比以前縮減超過一半,事實上熱帶雨林正以平均每秒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面積不斷消失。每小時24平方公里(相當於六十個維多利亞公園)的速度消失。每年約有10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遭到清除。
熱帶雨林正面對人為的破壞,現在人們為了得到木材和更多耕種的土地而砍伐樹木。熱帶雨林被砍伐後﹐居住在裏面的植物和動物就失去棲息之所,因此面對絕種的威脅。據估計,每天都有1~2種居於熱帶雨林內的動物絕種。科學家相信在熱帶雨林內還有很多我們未曾認識的野生動物,他們憂慮有些生物在被發現之前就已經絕種了。許多研究顯示,如此高速率、大規模地砍燒森林,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CO2)的濃度,改變當地的水文及氣候。

以下分別說明現今主要熱帶雨林國家其雨林利用現況:
1. 印尼
世界銀行森林部門繪制的地圖顯示,印尼每年損失掉大約150萬公頃的森林,世界銀行警告說,印尼的森林狀況惡劣,世銀可能會取消對印尼森林保護項目的支持。 世界銀行目前正在以合作的姿態提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希望同印尼政府一道挽救森林和原始物種以及當地居民的生活。
1997和1998年的森林大火給當地造成7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印尼可能會在幾年之內出現木材工業斷絕供應的現象。所以非法砍伐森林的數字更高。
世界銀行的高級官員說,他們正在考慮放棄這些森林,世界銀行希望向印尼政府施加壓力,要印尼認識到這個問題,並希望其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印尼政府說,他們希望保護森林。但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採取切實行動禁止繼續砍伐森林。
2. 巴西
從衛星照片來看,亞馬遜的東部與南部是森林消退最快速的地區,1978年森林消退的面積是7.8平方公里,1988年則增加了3倍,達到23萬平方公里。多數被砍伐焚燒的森林屬於次生森林,亦即原先人類已燒伐一次,然後棄置,又再回頭二次焚燒。
學者對巴西亞馬遜某一地區做了兩次個案調查研究,第一次是1986~1988年,第二次是1988~1989年,發現前後四年之間的變化如表1,(1)每年被清除的森林面積由4121公頃增加到8634公頃,農耕地面積成為原來的2.5倍。(2)森林衰退或稀薄化的面積也大幅增加,由1543公頃增加到5294公頃。(3)森林消退後被放棄而成為次生森林發育的面積也以三倍的速率增加。而次生森林再度被清除而成為農地的速率也增加了三倍,由1973公頃/年增加到6210公頃/年。

參考資料:http://tw.myblog.yahoo.com/jw!a8iVz5ydHB588P2LhS9YtY.c/article?mid=6427#yarttrk

。自然。熱帶雨林
分類:5動物+植物=
2006/10/25 19:44
停止砍伐原始林保護生態體系  熱帶雨林遭到破壞,是近年來生態發展,所遭遇到最嚴重的問題,這些熱帶雨林的地球上多種動、植物、昆蟲一個重要的生活棲憩環境,而且熱帶雨林也密切關聯著生物圈中的各類生態環境。   臺灣四十年來,因森林濫伐、林地濫墾及山坡地不當開發,導致的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已使自然界物種快速滅絕,並危及台灣未來維生系統的穩定性。事實上全世界的森林正迅速被人類破壞,尤其是生物種類豐富的熱帶雨林。例如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東南亞泰國、印尼等地的熱帶雨林,每年消失的面積相當驚人,幾乎到了本世紀末,就將被人類砍伐殆盡。   僅占地球表面 6%的雨林,卻擁有地球一半以上種類的野生動、植物及昆蟲,這些生物可能只有 1%是人類所認識的。而這個對自然界產生重大影響的雨林,卻因屯墾者的湧入而逐漸消失,起而代之的是:農地、牧場、水壩、水力發電廠及一些道路等。而這些文明建設卻衍生出無窮的問題。 雨林遭破壞的後遺症  熱帶雨林會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地球上氧氣總量的40%,都是經由亞馬遜河區的熱帶雨林產生。而今日人類大量使石化燃料、大量伐木,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使得太陽輻射熱傳入地球表面後,不易再反射出去,累積的熱量已經使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   此外,全球有四分之一藥品原料,是來自熱帶雨林中的植物;而被醫學界確定對治療癌症有效的一些植物,有70%是生長在雨林中。在雨林砍伐變成畜牧地後,不僅這些珍貴的植物消失了,二、三年後當雨林表的植被,讓放牧牛羊吃光,雨林將會變成一片沙漠,地力完全衰退殆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保護雨林,是為了保護雨林計畫,我們亦可從本身保護台灣生態環境做起,不僅要減少伐林,更要積極地造林,讓我們攜手每人來種一棵樹。
參考資料http://nature.ckps.tpc.edu.tw/bill68/right%201-8.htm